当代职业教育将走向何方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全球疫情、数字化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是绕不开的话题,由此见得,职业教育的发展始终紧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
世界正在经历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环境以及人口结构的深刻调整与变化,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在不同程度加速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进程。“不掌握数字技术、没有数字思维,今天将无法前行。”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鲁昕说。
数字化转型成为全球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2021年,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颁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了我国智能制造“两步走”战略:到2025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关志伟认为,职业教育要从企业运行的技术复杂程度来培养人才,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和应用问题。这意味着,职业教育要紧跟数字化时代的技术升级,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兼具的高层次人才,“知识基础要宽,实践能力也要强”。
“职业教育应当更好地立足人的全面发展。”这句话在大会现场被反复提及。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完整的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这些成为与会者的共识。
加强科学教育被认为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谈到,中国未来的新兴产业发展,都跟职业教育紧密关联,而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就如同人的两只手。在他看来,高素质人才要通晓科学原理,也要掌握应用技术,这就是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
“有的人认为职业教育科技含量低,(学生)没有后劲,没有前途,这是职业教育最大的问题。”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卢双盈认为,强化科学教育是提升职业教育的根本所在,能解决技能单一化、技能工具化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认为,正确的科学教育能使公民具有逻辑思维辨别能力,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会显著提升中国的创新能力。
最终,该论坛形成共识并发出“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加强科学教育”的倡议,认为科学教育将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探知世界,在领略科学的魅力、人文的愉悦和发现万物之理的乐趣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标签:本站
- 编辑:苟世力
- 相关文章
-
当代职业教育将走向何方
在近日举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全球疫情、数字化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是绕不开的话题,由此见得,职业教育的…
-
强师计划:培养一批硕士层次中小学教师和教育领军人才
我国现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2915万人,职业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推荐 《当代职业教育》 2022年重点选题
-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三个指向
- 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订阅2020年33期杂志目录
- 在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中不断拓宽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 分论坛二:职业教育类型体系